企业管理发展到今天,仍然离不开传统的一个争论,就是职能管理和流程管理,哪种管理模式更好?
自从出现科层制以来,企业主要还是以职能管理为主,组织建设相比流程管理,更受重视。
但到了迈克尔·哈默博士提出流程再造,就引发了流程驱动的管理话题。类似海尔这样的优秀企业,通过流程再造,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流程管理也被提升到了企业管理的新高地。
钧问咨询通过大量企业实践案例研究,发现职能管理和流程管理,是管理的两个不同范畴,不存在孰重孰轻,孰好孰坏。
一、两者的区别与联系
职能管理,主要是从组织分工的角度,深层次是基于人员分工的不同,开展管理活动。职能管理的典型活动是监理组织机构、岗位设置和责权利对等机制等。
流程管理,主要是侧重工作活动的标准和不同岗位、人员工作任务衔接,深层次的原理是任务流和工作要素的逻辑关系。
简单的说,职能管理负责规范人,流程管理负责规范事,职能管理与流程管理结合,就是让合适的人,去规范的干事,参见如下示意图。
二、两者管理的重心不同
1.
职能管理,侧重管控,强调组织层级和指挥系统,以及专业分工。
2.
流程管理,侧重业务本身的行为拉动,弱化管理权力和层级。因此,流程管理注重客户价值和订单拉动。
三、企业管理中,职能管理与流程管理的平衡
1.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,侧重不同。
(1)企业发展“初创期“:重职能管理,弱流程管理。企业初创阶段,目标不明确,标准不清晰,侧重职能管理,强调责任分工。对于明确的工作任务,可以设计清晰的流程。
(2)企业发展“成长期”:流程管理重要性提升。在这个阶段,企业业务快速扩张,已有业务成熟度提高,在强调职能管理的同时,设计流程手册,固化已有业务标准,也为新员工赋能。
(3)企业发展“成熟期”:职能管理与流程管理并重。在这个阶段,业务基本稳定,组织功能匹配度高,二者的重要性基本相当,职能和流程都处于持续优化中。
(4)企业发展“转型期”:流程再造为主,职能管理服从流程再造。在这个阶段,企业发展面临瓶颈,需要进行业务重构和拓展新领域,流程需要重新梳理,服从于客户和市场需要,借助流程再造,驱动职能管理转型和升级。
2. 企业不同业务特征,侧重不同。
(1)制造业,流程管理驱动,更符合客户需求。
(2)传统服务业:职能管理和流程管理并重。
(3)知识型、科技公司:职能管理驱动为主,发挥专业领导力和专业协同的优势,流程难以稳定。
3. 企业不同组织层级,侧重不同。
(1)总部管理:职能型为主。
(2)分子公司:职能管理和流程管理并重。
(3)基层车间班组、小团队:流程管理为主。
4. 企业不同管控模式,侧重不同。
(1)财务管控型:流程管理为主,侧重分权。
(2)战略管控型:职能管理与流程管理并重。
(3)操作管控型:职能管理为主,注重对各个管理领域进行管控。
5. 企业不同团队能力,侧重不同。
(1)团队能力强:职能管理为主,发挥主观能动性。
(2)团队能力弱:流程管理为主,弱化对个人能力的依赖。
6. 企业不同领导风格,侧重不同
(1)控制型领导风格:注重职能管理,强调责任意识和“责任田”。
(2)民主型领导风格:注重流程管理,避免决策和执行“走样”。
通过上面的分析,我们可以看出,职能管理和流程管理在不同企业发展阶段、不同组织特征中的组合,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,以及不同的组织模式,二者发挥的作用不同。
职能管理,重点是目标,强调责任分工。
流程管理,重点是结果,强调协同效率。